岩茶与红茶怎么区别
有区别
武夷岩茶与红茶的区别
1、所属茶类不同
武夷岩茶是属乌龙茶(青茶)类,而武夷红茶属我国六大茶类中的红茶类。当乌龙茶和红茶来到了秀美的武夷山茶产区,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出了独特的武夷岩茶和武夷红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武夷山的桐木关是正山小种的发源地,所产红茶品质优异,扬名中外。
2、采摘时间不同
岩茶一般要等到谷雨后开始采摘,各品种的采摘时间也是有差别的,时间跨度较广,从四月中下旬到五月份左右。而外山红茶在清明节后就可以采摘了,桐木关的红茶则要等到五月初才开始大量采摘。
3、采摘标准不同
岩茶要求“开面采”,当然,不同的品种会略有差异,比如:肉桂以中小开面为佳,水仙以中大开面为佳。而红茶则以单芽或者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为标准。
武夷岩茶和红茶的区别
4、制作工艺不同:
制作工艺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发酵程度上,岩茶是半发酵茶,发酵程度在20%到70%,它的基本制作工序为:采青、萎凋、做青、揉捻、烘焙、拣剔等等。相对来说,岩茶的制作工艺复杂精细些,焙火也是一大特色工序,素有“武夷焙火,实甲天下”之说。
而红茶是全发酵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发酵程度最高的,它的基本制作工序为: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萎凋是红茶制作中的重要工序,影响着后期茶汤的颜色滋味等。
5、发酵程度影响茶汤颜色的不同:
相比之下,岩茶的发酵时间较短,只是鲜叶的边缘发红,鲜叶中间部分受到的损伤少,因此会形成“绿叶红镶边”,成品茶的汤色是偏黄的,介于红绿之间。
而红茶发酵程度高,萎凋时间长,鲜叶里的茶黄素在酶的催化下,颜色渐渐变红,成品茶的汤色也是红的。
6、品饮体验不同
岩茶和红茶本就是不同的茶品,各有各的好,茶友们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去选择,十三夷久居武夷山,自然是两种茶都爱了。
优质的岩茶香气馥郁,韵味悠长,更有着令人魂牵梦萦的“岩韵”。而优质的红茶,同样也不赖,汤水柔和,香甜味醇,沁人心脾。
岩茶冲泡方法图示
1、烫洗茶具
在正式冲泡之前,要用100℃的沸水把所有茶具烫洗一遍,包括白瓷盖碗、茶杯、过滤网等,都需要全部烫洗一遍。
2、烧水
在冲泡岩茶的水温选择上,没有第二选择,一定要用沸水冲泡,且是100℃的水温。
若水温不够高,是没办法让岩茶的香气物质得以充分释放的,我们也将错失一部分的香气,且滋味往往不是最有韵味的。
3、闻干茶香
在烧水的间隙,把岩茶倒入清洗过的盖碗当中,可以开始闻干茶香。
用沸水清洗茶具的好处之一便体现了,那就是方便闻干茶香。
4、注水
冲泡岩茶注水,亦有技巧,可沿盖碗内侧,稍加倾斜注水,或者是以画圈的方式注水,目的是为了让岩茶和沸水充分接触,茶香充分释放。
若是冲泡之后表面有浮沫出现,可用盖子刮去,而后就可以出水。
5、出水
岩茶冲泡的出水时间长短,将会影响岩茶的整体口感。
浸泡的时间越长,茶汤浓度越高,反之越淡。
想要岩茶泡的好喝,出水时间最好是呈现递进式的。即前三泡出水时速度可快一些,注水后在心里默数5秒就可以出汤了,之后的每一泡可根据茶汤的浓度进行调整,若是茶汤依旧浓,出水时间还是要快一些;若是茶汤的浓度偏淡,那么可以再延缓出水的时间。
岩茶的出水时间,可根据岩茶的火功进行调整。
如果是轻火的岩茶,冲泡的时候最好不要坐杯,否则茶汤容易变得很苦涩;若火功稍高的岩茶,在前3冲也不要轻易坐杯,坐杯后茶汤浓烈,若是品质不好的岩茶,喝起来似中药,很影响心情。
岩茶冲泡方法与手法
1、温器
将器皿用开水予以温烫;盖碗温烫两遍更佳,一是洁具,二是增加盖碗温度,以利于茶性释放。
2、投茶
投茶量与个人的口感、喝茶的人数有关,不好一概而论。
一般而言投茶量可参考:茶水比1:15左右,即110CC的盖碗放8克岩茶,然后根据口感做相应的调整,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投茶量。
3、摇香
在盖碗温度最高时投茶,将茶叶投入高温烫过的盖碗中,盖上杯盖,左右轻轻摇动,让沉睡的茶叶通过与空气和水份的接触苏醒过来,轻闻干茶香,从而达到醒茶提香的效果。
4、冲泡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将沸水注入盖碗中,第一泡注后需刮沫或者洗茶倒掉。浸泡时间,第一泡10s、第二泡以10s~15s、第三泡以15s,第四泡以20s,以后每次递增5~10s。
好的岩茶可以冲泡7泡以上。
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让人身心愉悦。
5.闻香
冲泡过程中可体验的挂杯香就是公道杯倒出后或品茗杯饮尽,余留的香气。拿至离鼻尖3-5厘米位置,保持只吸气而不呼气的状态感受香气的馥郁与持久性。
6、品茶
可分三口,茶汤每次入口,宜用啜茶法或含英咀华。让茶汤充分与口腔接触体会茶汤滋味后,再品下口。细细感受茶汤的纯正度、醇厚度、回甘度和持久度。
岩茶冲泡方法及步骤
武夷岩茶的冲泡方法:
1、温器
将器皿用开水予以温烫;盖碗温烫两遍更佳,一是洁具,二是增加盖碗温度,以利于茶性释放。
2、投茶
投茶量与个人的口感、喝茶的人数有关,不好一概而论。
一般而言投茶量可参考:茶水比1:15左右,即110CC的盖碗放8克岩茶,然后根据口感做相应的调整,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投茶量。
3、摇香
在盖碗温度最高时投茶,将茶叶投入高温烫过的盖碗中,盖上杯盖,左右轻轻摇动,让沉睡的茶叶通过与空气和水份的接触苏醒过来,轻闻干茶香,从而达到醒茶提香的效果。
4、冲泡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将沸水注入盖碗中,第一泡注后需刮沫或者洗茶倒掉。浸泡时间,第一泡10s、第二泡以10s~15s、第三泡以15s,第四泡以20s,以后每次递增5~10s。
好的岩茶可以冲泡7泡以上。
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让人身心愉悦。
5.闻香
冲泡过程中可体验的挂杯香就是公道杯倒出后或品茗杯饮尽,余留的香气。拿至离鼻尖3-5厘米位置,保持只吸气而不呼气的状态感受香气的馥郁与持久性。
6、品茶
可分三口,茶汤每次入口,宜用啜茶法或含英咀华。让茶汤充分与口腔接触体会茶汤滋味后,再品下口。细细感受茶汤的纯正度、醇厚度、回甘度和持久度。
饮用武夷岩茶注意事项
2011年9月英国著名杂志《英国医学》刊登了一篇《饮用69℃以上茶可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的研究报道。虽然文章并没有明确指出最佳的饮茶温度是多少,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根据此篇报告深入研究,得到的大概温度都集中62℃、60℃、56℃这三个数值左右。
所以,饮饮用武夷岩茶时,尽量将温度控制在60℃以内最佳。
岩茶有几种冲泡方法
1、温杯,将陶瓷杯放入茶洗中,注入刚烧开的沸水把陶瓷杯烫洗干净;
2、洗茶,用茶匙把3~5g岩茶投入陶瓷杯中,注入沸水冲泡,5秒后倒掉茶汤;
3、泡茶,继续往陶瓷杯中注入沸水,并加盖焖泡,5~7分钟后即可揭开杯盖品饮
红茶和岩茶冲泡方法
1、所属茶类不同
要问岩茶和红茶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当然是所属茶类不同了。
武夷岩茶是属乌龙茶(青茶)类,而武夷红茶属我国六大茶类中的红茶类。当乌龙茶和红茶来到了秀美的武夷山茶产区,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出了独特的武夷岩茶和武夷红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武夷山的桐木关是正山小种的发源地,所产红茶品质优异,扬名中外。
2、采摘时间及采摘标准不同:
采摘时间:
岩茶一般要等到谷雨后开始采摘,各品种的采摘时间也是有差别的,时间跨度较广,从四月中下旬到五月份左右。而外山红茶在清明节后就可以采摘了,桐木关的红茶则要等到五月初才开始大量采摘。
采摘标准:
岩茶要求“开面采”,当然,不同的品种会略有差异,比如:肉桂以中小开面为佳,水仙以中大开面为佳。而红茶则以单芽或者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为标准。
3、制作工艺不同:
制作工艺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发酵程度上,岩茶是半发酵茶,发酵程度在20%到70%,它的基本制作工序为:采青、萎凋、做青、揉捻、烘焙、拣剔等等。相对来说,岩茶的制作工艺复杂精细些,焙火也是一大特色工序,素有“武夷焙火,实甲天下”之说。
而红茶是全发酵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发酵程度最高的,它的基本制作工序为: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萎凋是红茶制作中的重要工序,影响着后期茶汤的颜色滋味等。
4、发酵程度影响茶汤颜色的不同:
相比之下,岩茶的发酵时间较短,只是鲜叶的边缘发红,鲜叶中间部分受到的损伤少,因此会形成“绿叶红镶边”,成品茶的汤色是偏黄的,介于红绿之间。
而红茶发酵程度高,萎凋时间长,鲜叶里的茶黄素在酶的催化下,颜色渐渐变红,成品茶的汤色也是红的。
5、品饮体验不同:
岩茶和红茶本就是不同的茶品,各有各的好,茶友们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去选择,十三夷久居武夷山,自然是两种茶都爱了。
优质的岩茶香气馥郁,韵味悠长,更有着令人魂牵梦萦的“岩韵”。而优质的红茶,同样也不赖,汤水柔和,香甜味醇,沁人心脾。
本文《岩茶与红茶冲泡方法区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150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