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常识 > 岩茶水仙和红茶的区别

岩茶水仙和红茶的区别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3:31 点击71次

岩茶水仙和大红袍的区别

大红袍与水仙、肉桂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制作工艺和品质特征两个方面,

具体如下:

1、制作工艺

制茶过程,做青阶段一般乌龙茶基本相似。做青后的工序则有不同,闽南乌龙龙注重外形的卷曲紧结,增加包揉工序与次数。闽北乌龙茶,为条形茶,不包揉。近来闽北水仙有的也增加包揉。杀青后的焙制工序,采用杀青与揉捻方法交叉时行,高温水焙和文火慢烤的技术又相异之处。

其制作工序是:萎凋(晒青或室内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初烘(俗称走水焙)、包揉、足火。

2、品质特征

成茶条索紧结沉重,叶端扭曲,色泽油润暗沙绿,呈“蜻蜓头,青蛙腿“状;香气浓郁,具兰花清香,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橙黄,叶底厚软黄亮,叶缘朱砂红边或红点,即”三红七青”。

大红袍与水仙肉桂的区别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和品质特征

 

1、制作工艺

 

“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2、品质特征

 

大红袍属“叶红镶边”半发酵茶。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深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独处岩骨花香之胜地,品饮时有妙不可言的“岩韵”。

 

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大红袍与水仙肉桂的区别

肉桂茶的制作工艺和品质特征

 

1、制作工艺

 

现今制作,仍沿用传统的手工做法,鲜叶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十几道工序。鲜叶萎凋适度,是形成香气滋味的基础,做青系岩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做青时须掌握重萎轻摇,轻萎重摇,多摇少做,先轻后重,先少后多,先短后长、看青做青等十分严格的技术程序。近年来做青多以滚洞式综合做青机进行。

 

2、品质特征

 

肉桂外形条索匀整卷曲;色泽褐禄,油润有光;干茶嗅之有甜香,冲泡后之茶汤,特具奶油、花果、桂皮般的香气;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齿颊留香,茶汤橙黄清澈,叶底匀亮,呈淡绿底红镶边,冲泡六七次仍有“岩韵”的肉桂香。

岩茶水仙和肉桂的区别图片

水仙和肉桂都是武夷岩茶中的品种,属乌龙茶类。不过,水仙和肉桂茶虽然同属乌龙茶,但两者之前还是存在很大差别的,无论是外形特点,还是口感滋味都是不一样的。

岩茶水仙和肉桂的区别

1、干茶外形的区别

水仙茶树品种属无性系、半乔木型,叶片相对普通小叶中大一倍以上,叶质肥厚,所蓄积的成分物质多,成茶条索粗壮,叶端扭曲,色泽油润暗沙绿,呈“青蛙腿”状。武夷肉桂为无性系品种,茶树为大灌木型中叶种,肉桂成茶外形条索匀整卷曲,色泽褐绿,油润有光。

在外形上两者有较明显的区别,岩茶水仙的干茶条索更为粗大,整体来说更肥壮,而肉桂的条索更加细长,更狭小。但是,条索不能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因为还有一些小品种茶,条索也细小,如果纯粹只看条索,很容易被误导。所以,条索只能作为辅助判断条件,要真正区别水仙和肉桂,还得从它们的滋味和香气入手。

2、香气的区别

岩茶水仙的香气相对肉桂更为清幽,以花香为主,细嗅干茶可闻到一股轻柔的兰花香,有的则带乳香和水仙花香。但无论何种香型,都带有轻甜味。沸水冲泡之后,香味更为明显和悠长。不过,水仙茶的最大优点是茶汤滋味醇厚。武夷山茶区素有“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的说法。

武夷肉桂有着令人迷醉的香气,在岩茶中亦以香气闻名,它的香气浓郁、高扬而霸道,辛锐似桂皮香。肉桂除了桂皮香外,常常是以果香或花果香为主,极好的肉桂是带有水蜜桃香,比较难得。所以,如果你喝到的茶香气上表现为花果香、果香的大多数是肉桂,而香气没那么明显的多半是水仙。

3、滋味的区别

香气上岩茶水仙比不过肉桂,而在滋味上水仙就要略胜一筹了。水仙的滋味绵柔,水感滑顺,尤其工艺很好的老丛水仙,更为丝滑。水仙入口,舌尖无明显针刺感。杯盖香、茶香更清幽。入口后可迅速回甘生津。用一位武夷人的形容就是,茶汤非常柔滑,似乎不用吞咽,茶汤会自己滑进嗓子的感觉。

肉桂的口感与它的香味一样霸道,入口有较强烈的刺激感,不像水仙那么绵顺。茶汤在口中含着,用舌尖部位品,舌尖会有种针刺的感觉。武夷人管这个叫收敛性。一泡过后,盖碗杯盖会有花香、果香。入口则迅速回甘,口舌生津。一泡好的肉桂,香味会在口中存留很久,舌尖针刺的感觉久久不消。

福建岩茶水仙肉桂的区别

二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第一、 岩茶中肉桂和水仙的外观不一样:其中肉桂叶尖钝尖,边缘锯齿钝、浅、稀;而水仙叶面、叶缘、叶身均较平整,肥壮。

第二、 岩茶中肉桂和水仙的香气不一样:其中肉桂有一种桂皮香气;而水仙则为兰花香。

第三、 岩茶中肉桂和水仙的汤色不一样:其中肉桂的汤色多橙红明亮;而水仙的汤色以橙黄为主。

第四、 岩茶中肉桂的口感不一样:其中肉桂的滋味浓醇,涩味明显;而水仙则滋味醇厚甘鲜,略有焦味。

岩茶水仙和乌龙茶水仙什么区别

水仙茶是岩茶

武夷岩茶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细分种类,其中水仙便是武夷岩茶的代表产品,其茶属性平和,醇、甘、鲜、滑是其特征,而岩骨花香则是其核心特色。

水仙为历史名茶,是闽北乌龙茶的重要代表茶品之一。

水仙是武夷山茶树品种的一个名称,因此,茶名也采用的是茶树品种名。

武夷水仙是指种植在正岩山场之外、武夷山行政辖区范围内的非老枞、高枞水仙。

它们分布于武夷山各个乡镇,是武夷岩茶最大的组成部分,其中以高山及半岩产区的水仙茶品质最好。

武夷山茶区素有“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的说法。水仙最大的特点就是茶汤滋味醇厚。

其茶外形肥壮,色泽绿褐油润而带宝色,部分叶背呈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浓锐,有特有的“兰花香”,味浓醇厚,喉韵明显,回甘清爽,汤色浓艳带深橙黄色,耐冲泡,叶底软亮,叶缘红点鲜红。

武夷岩茶水仙和乌龙水仙的区别

乌龙茶和岩茶的区别如下:

1、主要产地不同

岩茶的产地主要是在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区,岩茶是中国茶中之极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武夷岩茶历史悠久,体现着极大的地方特色。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乌龙茶的形成与发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也是宋代以后最为著名的茶叶,历史上介绍北苑茶产制和煮饮的著作就有十多种。福建建瓯凤凰山周围的地区是乌龙茶的主要产地,在唐末已产茶。

2、茶叶的采摘标准标准不同

乌龙茶的采摘标准,叶梢比红、绿茶成熟。其采摘标准为:待茶树新梢长到3-5叶将要成熟,顶叶六七成开面时采下2-4叶,俗称“开面采”。所谓“开面采”,小开面为新梢顶部一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1/2,

中开面为新梢顶部第一叶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2/3;大开d面新梢顶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面积。一般春、秋茶采取“中开面”采;夏暑茶适当嫩采,即采取“小开面”采;产茶园生长茂盛,持嫩性强,也可采取“小开面”采,采摘一芽三四叶。

而岩茶一般采叶标准是:长三叶采二叶,长四叶采三叶,采下对夹叶,不采鱼叶,不采单叶,

不带梗蒂。采摘时,应做至“五分开”,即不同品种分开,早午晚青分开,粗叶嫩叶分开,干湿茶青分开,不同地片分开,以利于提高岩茶品质。

3、所含成分不同

乌龙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

而岩茶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多种氨基酸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钾、钙、镁、钴、铁、锰、铝、钠、锌、铜、氮、磷、氟、等。岩茶所含的无机矿物元素,如锰、铁、氟、钾、钠等均高于其他茶类。

4、功效不同

乌龙茶具有溶解脂肪的减肥效果。因为茶中的主成分——单宁酸,与脂肪的代谢有密切的关系。乌龙茶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岩茶于乌龙茶相比,除了能够刺激胰脏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减少糖类和脂肪类食物被吸收以外,还能够加速身体的产热量增加,促进脂肪燃烧,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

武夷岩茶水仙和肉桂颜色区别

水仙和肉桂,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茶,如同日月之别。肉桂茶树,为大灌木中叶种。

就如同我们平时看到的绿化植物,它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比较矮小。

水仙茶树,属于小乔木型大叶种。

我们所说的乔木,是指树身高大,有独立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的树。

本文《岩茶水仙和红茶的区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143760.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