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常识 > 滇红茶树采摘和加工的区别

滇红茶树采摘和加工的区别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0:58 点击79次

滇红茶加工方法

一、“滇红”的诞生

滇红茶被称为爱国茶或救国茶,它的诞生,和中华民族不屈的抗战史紧密联系,是时势和机遇的造就。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寇大举侵华,战火绵延我国东南各省茶区,茶叶产区受到制约和破坏。东部茶区,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地沦陷,大部分茶园荒废,茶业技术人员失业。同时斯里兰卡与印度红茶开始抢占国际市场,民国政府面临无法创外汇与丢失国际市场的窘境,为了换取外汇,支援抗战军需,也为了转移安置从江南一带茶区疏散出来的茶业技术人员,不得已准备在西南大后方建设新的外销红茶基地。

1938年9月中国茶叶公司派专员郑鹤春、技师冯绍裘到临沧凤庆,以云南大叶种茶一芽二叶试制红茶。

1939年冯绍裘临危受命建“顺宁”茶厂,当时是边筹建边制作红茶,当年就成功试制出了第一批工夫红茶共16.7吨,取名“云红”茶,并经香港转销英国伦敦,获伦敦市场茶师的高度评价,云南红茶在国际市场初露头角。

1940年,云南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采纳众意,借云南简称“滇”之典故,又借巍巍西山龙门之下早晚霞映红的滇池一水,遂将“云红”更名“滇红”,从此,“滇红”名冠全球。云南省属地州市先后建成的精制红茶茶厂,除厂家名称区别外,产品均以“滇红”冠名,一直沿用到今。可以说滇红的诞生是因为抗战而诞生的。

云南茶大树和老树的区别

题主这个提问可能错了,应该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在,请允许我回答怎样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问题。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字面上理解,是说用十年的时间可以使树木成材,用百年的时间才能使人成材。形容人的教育成长很不容易,需要很长时间。诚哉,斯言!君不见,栽一树苗,十年时间,它就会枝繁叶茂,亭亭如盖,一片绿荫,双手拱也,能用其材了,而人从生到死,学到老,活到老,改造到老,既使成材了,但还不一定完善到“完美”的程度。

人之成材,十分艰难,十分漫长。从胎腹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他人教育,自我教育,不断的教育,才能与时俱进,适应历史的发展,造就自身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使人成其为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为”字,是个动词,造就的意思。是说人要不断的学习、教育、改造自己,否则,为天地所不容,无立足之地。这话说出了人之自我自觉学习、教育、改造的重要。幼儿如此,少年如此,青年如此,中年如此,老年如此,凡是人,都如此。人之为人,亟需百年之功。既使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士,我们通常认为是成材了,但仔细考察,他(她)身上仍有抹不掉的家庭历史、民族历史、社会历史、国家历史的残存旧诟,仍需一代接一代,至少三代,的进行自觉的自新改造,才可能完全更新,成为这个家庭、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完全意义上的新人。这是因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无止境的历史发展系统,日新月异,而人却总是带有遗传的、因袭的、历史的陈迹旧影。

去掉这种陈迹旧影,需要循序渐进,一个历史阶段一个历史价段的解决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为此,先贤圣哲们,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做了不懈的努力,但至如今,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有的急于求成,甚至出现过激行动,结果铸成大错,成为历史的遗憾。但我们必须承认,包括他们在内的所有人,还是解决了一定历史阶段的历史问题,不断推动着人的发展,人的自新,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这是不能止步的。人只能不断的学习、教育、改造,才能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历史潮流中全面发展,创造历史,从而从自然、自在走向必然、自由状态。个人如此,家庭如此,民族如此,国家如此。谁也不应掉以轻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是树木容易,树人就难了。但“树人”也并非难到不能实现的程度。百年也就是三代吧,有三代时间,人还是完全可以树起人心目中的人的,何况,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努力,就有作为,为树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为后人的树人打下基础,只是要自觉要重视要积极行动。让我们为了个人的完善,家庭的振丕,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自觉得对孩子进行教育,并使自己在不断的学习、教育、改造中,争取做到日新一日,日日新,永远让生命焕发出青春的光芒,直至油干灯尽,死而无憾。

滇红茶和古树红有什么区别

古树红茶和滇红的区别

1、原料区别

古树红茶和滇红茶在原料上就有明显区别,古树红茶所使用的原料材质,云南山区树林长达300年以上的古老茶树,这种茶树生长的环境纯净无污染,是一种原生态的茶叶,治好以后的古树红茶口感也特别好,而滇红茶则是采集普通的台地茶园或者有机茶园中的茶叶制成的一种红茶。

2、加工工艺

古树红茶和滇红茶在加工工艺上也有明显区别,古树红茶在加工时会采用自然尾雕和手工揉面的方式来加工,而且它会加入适量温水进行发酵,放在日光下晒干,而滇红茶在加工时多数是机器揉捻,而且在发酵完成以后会用机器烘干。

3、外形和口感

古树红茶和滇红茶在外形与口感上也有明显不同,古树红茶的条索紧致多为条状,它的茶叶比较肥硕,而普通滇红茶的调色子比较松散,而且冲泡以后回甘较慢,古树红茶冲泡以后茶味比较厚重,而且香气浓郁,回甘明显而且特别快。

4、耐泡程度

古树红茶和滇红茶都是耐泡性比较强的茶叶,但相对来说古树红茶比普通滇红茶的耐泡性还要强,这种茶叶放入以后可反复冲泡10~15次,依然有余香,而滇红茶在冲泡时多冲泡7~8次。普通滇红茶冲泡以后,产生的液体比较软容易碎,而古树红茶在冲泡后产生的液体依然有茶香,而且具有很强的韧性容易散。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古树红茶和滇红茶之间的区别,能让大家了解这两种红茶之间有什么不同,通过上面这些知识的介绍,大家可以知道古树红茶虽然是滇红茶的一种,但它的口感比较普通滇红茶更好,而且具有比普通滇红茶更出色的保健功效。

滇红茶采摘最佳时间

云南红茶简称滇红,产于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的临沧、保山、凤庆、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制作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先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烘烤等工序制成成品茶,与所有的茶叶一样,根据采摘时间的不同品质存=存在一定的差异,滇红茶春茶和秋茶的区别。

滇红茶有春茶和秋茶之分

滇红茶的采摘时间

从云南红茶的采摘时间来看,采摘期为每年的3月中旬至11月中旬,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

春茶条索肥硕,身骨重实,净度好,叶底嫩匀。

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虽芽毫显露,但净度较低,叶底稍显硬、杂。

秋茶正处干凉季节,茶树生长代谢作用转弱,成茶身骨轻,净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

滇红茶的制作工艺

一、萎凋

萎凋是工夫红茶的基础工序,是在人为的条件下,使整批芽叶正常均匀失水,失水过程中,激发内在成分的变化,达到适当程度的物理和化学两方面的变化。

1、萎凋的目的

(1)、在一定条件下,均匀地散失适量水分,减弱鲜叶细胞的张力,使叶质柔软,韧性增强,为揉捻造形和提高叶细胞破碎创造必要条件。

(2)、水分散失,细胞液浓缩,细胞膜透性增强,酶的活性增强,叶片内部各种物质(成分)发生相应变化。

(3)、鲜叶中的部分芳香物质开始转化,低沸点青草气物质逐渐消失或转化为其他物质,散发出萎凋叶特有的清香。

2、影响萎凋的因素

(1)、鲜叶本身与水分散失的关系

萎凋不仅要使失水达到一定程度,而且要求失水均匀。萎凋均匀与否,是萎凋质量好坏的关键。鲜叶老嫩不同,其含水量不同,同一鲜叶,其芽、叶、梗各部位的组织结构不同,含水量不同,水分蒸发的难易、快慢也不同。同一批鲜叶要求嫩度与新鲜比较一致,才能达到萎凋均匀的效果。

(2)、萎凋失水与叶片物理状态

鲜叶中一种是自由状态的水,易在空气中蒸发散失;另一种是与细胞原生质结合的水,不易散失。萎凋开始散失的大部份为自由水,当细胞蛋白质亲水性被破坏,结合水才释放出来。鲜叶经过萎凋,水分散失,叶面积缩小与时间成正比。鲜叶嫩叶面积缩小更大,萎凋后叶片大多呈背卷状。

(3)、萎凋失水的外部条件

温度、湿度、通风与摊叶厚度等外部条件,对失水速度、萎凋质量有直接影响。温度高,水分蒸发快,保持一定的叶温,有利于萎凋质量提高;当空气相对湿度低,水分蒸发快,相对湿度高,水分蒸发慢;通风既是促进水分蒸发,又是供应热能的介质,保持一定的通风条件是必不可少的;摊叶厚度影响通风性能,保持适当的厚度利于萎凋质量提高。

3、萎凋过程中的生化变化

(1)、水溶物的增加与干物质的消耗

鲜叶中各种水解酶的作用,使一些不溶水的物质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淀粉水解为单糖是茶汤甜醇滋味的组成、原果胶转化为水溶性果胶是增进茶汤的醇和度、氨基酸的增加了茶汤的鲜爽度和茶叶香气成分。

(2)、多酚氧化酶的变化

随着萎凋叶失水,细胞液进一步浓缩,酶的活性增强,酶活化最适温度为35℃。多酚类化合物减少,主要受萎凋温度、时间和失水量的影响,时间控制在8~10h,萎凋叶含水量在62%,多酚类化合物的减少对品质的形成有利。

(3)、叶绿色和维生素C的变化

在萎凋中易受儿茶素的氧化而减少,也易受叶绿素酶的分解而破坏。

(4)、芳香物质的变化

鲜叶中的青叶醇在萎凋中挥发或转化为具有良好香气成分,萎凋叶出现清鲜花香。

滇红茶有春茶和秋茶之分

4、萎凋程度

(1)、萎凋适度叶,叶形皱缩,叶质柔软,嫩梗萎软,曲折不断,手捏叶片软绵,紧握萎凋叶成团,松手可缓慢松散。叶表光泽消失,叶色转暗绿,青草气减退,透发清香。

(2)、萎凋叶含水量62±2%为标准,根据鲜叶嫩度不同,掌握“嫩叶重萎凋,老叶轻萎凋”的原则,严防萎凋过度。

二、揉捻

揉捻是工夫红茶塑造外形和形成内质的重要工序。工夫红茶要求外形条索紧结,内质滋味浓厚甜醇,它取决于揉叶的紧卷程度和细胞的损伤率。

1、揉捻的目的

(1)、通过揉捻的机械力的作用,叶细胞损伤,茶汁外溢,加速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内质奠定基础。

(2)、使叶片卷成紧直条索,体形缩小,外形美观。

(3)、揉出的茶汁溢附于叶表,干燥后乌润有光泽,冲泡时易溶于水,增加茶汤浓度。

2、揉捻的技术因素

(1)、投叶量

根据机型号,叶子老嫩,投叶量多少不一。一般自然装至距揉盖5cm即可。

(2)、揉捻时间

一般在60~90min,受揉捻机性能、叶质老嫩、萎凋质量、气温高低条件影响,在保证揉捻质量的前提下灵活掌握。

(3)、加压

一般掌握“轻、重、轻”的加压原则,揉捻开始不加压,叶片初步成条,逐步加压,揉捻结束前减压,使茶条收圆,茶汁回收。

(4)、解块筛分

解散团块,初步分级,有利于发酵均匀。

3、揉捻的程度

以细胞损伤率在80%以上,叶片90%以上成条,条索紧卷,茶汁充分外溢,黏附于茶条表面,用手紧握,茶汁溢而不成滴流为度。

三、发酵

发酵是工夫红茶形成品质的重要工序,目的在于促进内含物发生深刻变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准备基质。发酵从揉捻已开始,还须经发酵工序才能在最适条件下完成内质的变化,提高制茶品质。

1、发酵中的生化变化

(1)、发酵的实质

红茶发酵的实质是以多酚类化合物深刻氧化为核心的化学变化过程。

(2)、多酚类化合物的主要氧化产物与红茶品质

经过发酵,多酚类化合物发生了深刻变化,水溶性部分可进入茶汤,对茶质量有直接影响;一部分氧化产物茶黄素是茶汤亮度、香味的鲜爽度和浓烈度的重要因素,茶红素是茶汤红浓度的主体,收敛性较弱,刺激性小。只有茶黄素与茶红素含量水平都高而且比例适当才能形成优良品质。

2、发酵的技术条件

提供最适合以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化学变化条件,是温度、湿度、通气。

(1)、温度

包括气温和叶温,叶温过高,氧化过于剧烈,茶香低味淡,色暗;反之,温度过低,氧化反应缓慢,发酵难以进行,发酵室的适宜温度为25~28℃。

(2)、湿度

发酵叶本身含水量与空气的相对湿度。发酵叶本身含水量影响茶汁浓度,浓度过高过低,化学作用受到抑制,造成发酵不足或不匀。相对湿度可以维持叶内水分,不致因蒸发过快而造成发酵叶表层干硬,影响正常发酵。因此,发酵室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以上。

(3)、通气

发酵中物质氧化需消耗大量氧气,在缺氧条件下,发酵不能正常进行,发酵场所保持新鲜空气流通。摊叶厚度影响通气和叶温,摊叶厚度一般为8~12cm,嫩叶薄摊,老叶厚摊;气温低要厚摊,气温高要薄摊,以保持通气良好,达到空气新鲜,供氧充足。

滇红茶有春茶和秋茶之分

3、发酵的程度

(1)、青草气消失,出现发酵叶特有的香气——一种清新鲜浓的花果香味。

(2)、叶色春茶黄红,夏茶红黄,嫩叶红匀,老叶红里泛青。

四、干燥

是鲜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决定品质的重要环节,一般分毛火和足火,中间经一段时间的摊凉。

1、干燥的目的

(1)、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

(2)、蒸发水分,紧缩条索,使毛茶充分干燥,利于保持品质。

(3)、应用湿热化学作用形成工夫红茶特有的色、香、味。

2、干燥过程中的理化变化与品质的关系

(1)、迅速制止酶促氧化作用,70~80℃时,多酚氧化酶失活。

(2)、在烘焙过程中高沸点的具有良好香气的成分透发出来,低沸点的不愉快的芳香成分挥发逸失。

(3)、因热化学作用具有强烈涩味的酯型儿茶酚裂解成简单儿茶酚和没食子酸,减少苦涩味而形成活泼的收敛性味感。蛋白质裂解成氨基酸,淀粉裂解成可溶性糖,使茶汤浓度提高,滋味醇厚。叶绿素的裂解破坏,改善了红茶的色泽。

3、干燥的技术因素

主要掌握温度、风量、烘干时间和摊叶厚度。

(1)、温度

兼顾蒸发水分和内质变化的要求,应掌握毛火高温110~120℃,足火低温85~95℃。毛火低温容易产生发酵过度,温度过高造成外干内湿。

(2)、风量

一定条件下,加大风量可提高干燥效率,风量不足,水蒸气不能及时排出烘箱,影响品质。风量过大,热量损耗。

(3)、时间

毛火高温快速,足火低温慢烘。

(4)、摊叶厚度

保证通气性良好和热能的充分利用,干燥质量的前提下,毛火薄摊,足火厚摊;嫩叶薄摊,老叶厚摊;碎叶薄摊,条状叶厚摊。

4、干燥的程度

毛火茶含水量以20%~25%,足火茶含水量以4%~6%为适度。实践中经验掌握毛火茶叶条基本干硬,嫩茎稍软,足火茶达足干,梗折即断,用手指碾茶条即成粉末。

滇红茶的种类

1、滇红金针

也称金针滇红,该款茶因条形如“针”色泽“金”黄而得名。金针滇红精采单芽精致而成,相对来说级别是比较高的一款茶品,相对市场,相对同价位下,品质以凤庆的为“优”。

2、滇红松针

该款茶制作和命名上是金针滇红的兄妹茶品,在采摘一芽一叶的茶料,精制而成。市面价格上相对要比金针低,口感等却也特别优质,以凤庆产的为最“明显”。

3、滇红金螺

该款茶选料一芽一叶初展,芽叶细嫩,茶汤金黄,滋味醇和,回甘生津,滑厚,柔润,延绵。特点身骨重实,色泽调匀,冲泡后汤色红鲜明亮,金圈突出,香气鲜爽,叶底红鲜亮。市场上还有外形类似于金螺的碧螺,颜色为绿色,不过红碧螺总的口感特点就是茶汤苦涩,能够接受红碧螺口感的人也是在少数。

4、滇红金芽

也称金芽滇红,该款茶条形自然饱满,茶芽直(金芽)或稍弯曲(也有人称为半曲金芽),也是以形命名的一款茶。精采单芽精致而成,相对来说级别较高,相对市场,相对同价位下,品质也以凤庆的为“优”。

5、古树滇红茶

又称野生滇红,古树红相比其他的滇红,有点其貌不扬。该款茶,色泽偏黑,茶品级别无要求,严格意义上讲,是在采摘原料上有区别(野生茶或放荒茶为原料),工艺特别

滇红茶的饮用技巧

1、滇红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调饮,依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糖、奶、花朵、蜂蜜、柠檬等,都可以取得加分的效果,口感也会变得更加丰富。

2、滇红茶冲泡时间不宜过长,放久后茶中的茶多酚会迅速氧化,茶味变涩,冲泡时间掌握得恰当,可以释放最佳茶香。

3、新鲜的冷水煮沸泡茶,可以把茶的香气充分释放出来,而隔夜水、二度沸水等,都不适合冲泡红茶。

4、谨慎斟酌投茶量,建议少量多次冲泡,较能发挥红茶香醇的原味。

滇红茶有春茶和秋茶之分

总结:滇红工夫因采制时期不同,品质随季节变化。采摘期为每年的三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以春茶居多,秋茶最少

滇红茶树什么样

滇红茶是一种产自中国云南省的红茶,其主要产地包括临沧、丽江、西双版纳等地。滇红茶以其金芽和多汁的口感而闻名,茶汤呈红艳,香气浓郁,口感醇厚且带有一丝甜味。其茶叶形态整齐,色泽乌润,叶底红亮。由于气候、土壤和海拔高度的影响,滇红茶的口感和香气会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其品质特征表现出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受到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本文《滇红茶树采摘和加工的区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127310.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