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烘干前为什么要杀青
两者目的不相同。
杀青是为了在短时间内使得植物里面的酶失活,楼主应该知道新鲜的植物样品,里面仍然进行着很多代谢反应、特别是酶,可能会将你想要测定的物质降解,影响实验结果。烘干一般选择在70到90度,目的就是除去植物中的水分。很多生化指标测定前都需要进行杀青处理,当然像酶活性或是一些受热分解的物质除外。希望对你有帮助。楼主,最常见的就数多糖还有糖苷,必须让采集的新鲜植物材料中的水解酶失活,否则容易将多糖转化为单糖;酚类化合物,这类物质提取中很容易被氧化酶氧化,需要灭酶处理;生物碱的提取也需要灭酶处理;甾体类化合物中的强心苷,容易被酶解为次级苷,需要使酶迅速失活,等等。不杀青直接烘干的话,得看是具体哪种养分物质。我不是很明白楼主你指的矿质营养是什么?如果直接就是矿质元素的话,像N、P、K这些,应该没多大影响,因为不管化学成分怎么变,元素是不会变的,而且这些元素测定还需要用浓酸进行消解。至于碳素养分的话,楼主你是不是指糖、蛋白等化合物,糖的话肯定是有影响的,蛋白的话,测定时一般选用新鲜材料,不需要经过杀青处理。茶叶为什么二次杀青
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杀青是绿茶等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杀青方式:炒青、蒸青、烘青、泡青、辐射杀青。蒸青唐代普遍使用,目前日本、俄罗斯、印度应用较多。我国明朝后普及使用炒青法,目前世界各产茶国普遍使用。杀青一般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等原则。蒸青则要“高温、快速”。
炒青有手工和机械两种形式,制作高级名茶一般用手工锅炒,茶场、茶厂规模生产则用杀青机,有锅式、草式、转筒式三种。
一般的绿茶之类的不需要二次杀青的,只有乌龙茶需要二次杀青,详细如下
(一)杀青的目的
利用高温破坏做青叶中酶的活性,抑制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进一步逸散青气,发展香气;蒸发水分,使叶质变软,便于揉捻。
(二)杀青方法
杀青方法有机械杀青和手工杀青两种,目前以机械杀青为主。
1、机械杀青
机械杀青,适于大批量的生产,只需一次炒、揉。锅温300—350℃。掌握多闷少扬,高温,快速短时,小锅的原则,炒2—3分钟,至适度起锅揉捻。
2、手工杀青
手工杀青分初炒和复炒两次。
初炒,锅温240—260℃,投叶量1.5左右。青叶下锅,先闷炒,待叶温上升,即扬炒。采取多闷少扬,炒匀炒透的原则。翻炒的快慢,视叶子受热程度灵活掌握,做到看青炒青。含水量较少,叶片较薄的奇种以闷炒为宜,火温宜低,时间宜短些。叶子肥大含水量较高的水仙应采取高温闷扬结合的方法,时间宜长些。
一般趁热揉捻,揉后进行第二次杀青,又叫复炒。复炒锅温200—240℃。将初揉叶撒在锅内闷炒十几秒钟,炒到烫手时起锅,进行复揉。
(三)杀青的适度标准
杀青到叶子变软,富有粘性,叶色转暗,发生清香,无青臭气,失水约15—22%时,即为适度。
茶叶为什么不能直接杀青
茶叶杀青前后原则上不用洗。鲜叶采摘回来后,一般情况都不用清洗,可直接杀青。如果采摘的鲜叶确实很脏(这种情况应该很少见),那么也可以用水清洗一下,鲜叶清洗后,需要适度凉晒一下,让水分挥发后,再杀青。至于茶叶杀青后,那根本不需要清洗了,否则会影响茶叶品质。
茶叶杀青后为什么要摊晾
(1)在阴天或晴天选摘已舒展、完整的茶叶,并将采摘的新鲜茶叶摊晾在竹席上摊放5h至茶叶含水率为65-75%;
(2)将上述步骤得到的茶叶放置在农药降解装置中降解残留农药,再将茶叶清洗干净后,于80-100℃下烘干5-10min,将烘干后的茶叶浸入质量浓度为45-50%的乙醇中1-2min后取出,然后转入超声处理器中,于15-60KHZ、80-150w的条件下超声处理6-8min;
(3)将上述步骤得到的茶叶进行烘干,再将烘干后的茶叶放入新鲜竹筒内,对茶叶进行有氧发酵,发酵时间为2-3天;
(4)将上述经发酵处理的茶叶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30min;
(5)将上述经揉捻后的茶叶放入汽热杀青机中进行三次杀青处理,第一次杀青温度为195-210℃,第二次杀青温度为170-195℃,第三次杀青温度为120-135℃;
(6)将上述杀青完成后将茶叶转移至解块机中将茶叶分散,散发余温,茶叶解块后摊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烤,至茶叶含水率为20-30%时取出;
(7)将上述茶叶取出后摊晾回潮,摊晾厚度为2-3.5cm,摊晾时间为25-35min,茶叶回潮后于80-90℃进行做形,然后再烘干至含水率≤6%。
所述步骤(2)中农药降解装置为光谱箱,所述光谱箱由控制器调控间隔发出红光、蓝光和紫外线,所述红光波长为650-750nm,蓝光波长为500-600nm,紫外线波长为420-480nm,所述间隔时间为0.01s。
所述步骤(3)中发酵温度为26-34℃。
所述步骤(4)中揉捻采用轻、重、轻顺序进行,轻柔1-2min后重揉3-4min,然后再轻柔1-2min。
茶叶采完多久杀青
杀青时间2-3min(如果没有机械一般在5-7分钟),投叶量1500~2000kg/h,筒壁温度250~300℃,杀青以闷杀青为主。如鲜叶成熟度高或者天气干燥,鲜叶含水分较少,可在杀青前适当洒水,洒水比例为鲜叶重量10%~15%。
杀青度即杀青程度,杀青后叶质由硬脆变为柔软,叶色变暗,叶质柔软,草气减弱即为杀青适度。此时茶叶略有黏性,手捏成团,松手即散,含水率60%左右。
茶叶杀青后还要干什么
茶叶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杀青的方法可以是手工杀青还有机械杀青,本文就教你怎么对茶叶进行手工杀青。
农家茶采用传统纯手工炒制、工艺不同于机制茶,所以多为农民炒来自家饮用和招待客人用,只有少量的余茶上市。采摘回来普洱茶叶,也叫“茶青”,茶青要挑出老叶、杂草。
锅用旺火烧热,将茶青放入炒制,去除水分,这一步称为“杀青”。
杀青后的茶叶通过有规律地“揉制”使之成型,同时破坏茶叶细胞结构,使之冲泡的时候茶香更浓。“揉制”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过程中要时常翻开散热,不然茶叶会发酵变红,影响品质。“揉制”的时间和次数对于茶的品质有直接的影响,对于农家人来说多年的传承对于时间和次数的把握已经成为一种固有模式。
经过两次杀青、揉制后的茶叶入锅,用文火慢慢烘焙至干燥。
经过两个多小时手工的炒制,农家手工茶就这么制成了。
本文《茶叶采摘后为什么要杀青》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aizhai-97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