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采摘园
南长滩村,是一个神秘的村落,村子虽小却拥有“三个宁夏第一”:宁夏黄河第一村、宁夏黄河第一渡、宁夏黄河第一漂。2008年12月,南长滩村获得宁夏首个 “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这是黄河进入宁夏南岸的第一个村落,南长滩黄河在这里转了一个大弯,在河南岸形成了一个月牙形的长滩,人们叫其南长滩。这里有史前岩画、古代水车、秦代长城,黄河两岸怪石嶙峋,高崖耸立。
地址:中卫市迎水桥镇南长滩村
2、北长滩村
北长滩村坐落于崇山峻岭中的黄河北岸,与南长滩遥遥相望,它是黄河进入宁夏北岸的第一个小村庄。走进北长滩,你会感觉到时间仿佛停留在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北长滩黄河农耕文明的见证者——古老水车等,构成了一幅田园风光图。每年的梨花节,这里就成为了宁夏境内黄河段上一道靓丽的民俗文化盛宴。
这里有很多历史遗迹,像黄河卵石石器遗址(榆树台子)、明代长城、战壕、传统民居、祠堂等,还保持着完整的族姓延续。走进北长滩村,犹如走进了历史中的西北农村。
地址: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北长滩村
3、纳家户村
纳家户村因为一座始建于明朝的纳家户清真寺而闻名。村内还建有区内外享有盛名的回乡文化园,年接纳游客16000人以上,是宣传、推介永宁县的重要窗口。
纳家户清真大寺是一座传统的中古式建筑寺院,带有明显的汉唐建筑艺术风格,占地面积约有3300平方米,是一座呈东西向的长方形建筑,也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建筑。每到开斋节、古尔邦节之时,前来的游客更是数不胜数。到了黄昏,晚霞更是迷人耀眼。
4、岩画古村
远上寒山石径斜,贺兰山下有人家。顺着贺兰山岩画的一条石子路走下去,就到了岩画古村。岩画古村是距离贺兰山岩画区域最近,唯一有人居住的古村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不便的交通条件,这里近乎与世隔绝,更是鲜有游客到访,正因为此,这里留下了很多古老朴素的印记,也间接保护了这片流动的“贺兰岩画”。
走进古村,一种古老悠远的气息扑面而来。弯曲的石头碎路,古树老藤、土坯茅屋,间或凋零的枝桠,还有房屋后面一亩亩田地,门口挂着的是耕作时的器具。站在二楼用木头搭建的观景台上,一望无际的银川平原就展现在眼前。
5、南方村
南方村,初闻名号,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乡村画面就会涌现脑海。 虽然当年驻防戍边的西夏静州早已被黄沙掩埋,旧有的灵州古城也消失了踪迹,但黄河岸边世世代代生活的人们却守住了这片丰水沃土,祖祖辈辈在这里辛勤耕耘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地址:银川市永宁县望洪镇
6、穆民新村
穆民新村是一个素有“长寿村”美名的村落。2007年穆民新村因其独特的回族风情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点,中外游客纷纷慕名而来,这里成为宁夏首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7、龙王坝村
西吉县龙王坝村是固原市乡村旅游地之一,先后被评为西吉县生态文明示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最美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龙王坝龙泉湾山庄先后荣获自治区五星级农家乐、国家金牌农家乐。
初入村庄,就使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这里有“神山”灵台山,“圣水”龙王坝,村内龙王庙寺庙群向人们展示着龙王坝村悠久的历史,村内怀抱的群山,流淌的小河,还有镶嵌在村中婉如“水龙行走”逶迤而过形成的龙型水湾,为村庄增添了几分优美与宁静,林下遍地生禽,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地址: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吉强镇
8、红崖村
红崖村充满着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这里北依六盘山,南凭清凉山,清凉河穿流而过。红崖村的“老巷子”被誉为宁夏最美的老巷子,整个巷子虽然只有200余米,但是老树、古钟、枯井、百家姓砖雕、红军墙、砖雕照壁、拴马槽、红灯笼、戏台以及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构成了一幅优美的乡野画卷。
红崖村在历史上书写的红色记忆也是不能忘怀的。走进老巷子,在崖壁上红军长征路过时留下的红漆标语还依稀可见。如今的老巷子早已经从山沟沟里走了出来,向世人展现着它的容貌。这里已经有农家餐饮(真正的绿色田园美食)、家庭客栈、茶馆、酒吧等经营活动,成为一座集绿色生态、养生度假、观光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旅游度假村。
地址:固原市隆德县
9、朝那古城
朝那古城历史悠久,是宁夏境内设置最早的四个县治之一。如今古城已残缺严重,但城址至今轮廓清晰,气势雄伟。
朝那古城地势平坦,其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682米、南北宽480米,占地面积32.7万平方米。朝那城墙残高1-13米不等,基宽14米,夯土层14~20米。朝那城依东西南北开四门,今彭固公路穿东西城门而过。沿朝那城墙外四周辟有深3米、宽20米的护城壕堑,至今犹存。
在宁夏周边的群山深处,还有很多僻静安宁的村落,没有外界的车马喧嚣,只有山水花鸟相伴,如果想体味“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不妨找个时间去玩几天吧~
西山农场采摘园在哪里
根据我所查到的信息,乌鲁木齐西山桃园的采摘时间在每年的6月到7月之间。但是,由于天气等原因,具体采摘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您在前往之前先电话联系当地的农家乐或者果园,以确认具体的采摘时间和价格等信息。
芜湖茶叶采摘园
峨桥茶叶市场是由零担运乐段逐渐发展起来的,传闻从明清开始就有人从事茶叶运销生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使这里农民得以在流通领域大显身手。茶叶运销由过去的百把人发展到7个镇近万人大军,由肩挑、手提露天流动零星运销发展到汽车、火车、大批量经营;由本省购进、本地销售发展到15个省区,50多个市县,经营方式也由过去的小额零售发展成批零兼营,大笔成交。
峨桥茶叶批发市场于1997年12月被原国家国内贸易部确定为国家级茶叶专业批发市场,1999年3月被原国家国内贸易局确认为全国首批八十一家重点联系市场之一;2002年10月被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评为全国首批争创“三绿工程”示范单位。
1991年县委、县政府决定扩建,以市场牵动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经过两年多建设,总投资近2000万元,市场日人流量上万人,1994年成交量750万千克,成交额突破3亿元,农民从中获得纯收入达4000万元。其成交品种、规模、成交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峨桥乡位于繁昌县东侧,沪铜铁路穿境而过,距芜湖市区约20千米,水陆交通便捷。在改革开放政策的驱动下,从形成到规模经营,已发展成为全国性的茶叶产品集散地和批发销售中心,被誉为“江南第一茶市”。
峨桥茶叶批发市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峨桥镇,距芜湖市区19公里、繁昌县城13公里。
峨桥茶叶批发市场大体经历了露天集市——固定摊位市场——批发市场三个阶段。显示了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活力和广大农民投身市场经济的创造性才能。
本文《新和村茶叶采摘园在哪里》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aizhai-81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