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采摘 > 汤池茶叶采摘时间多久

汤池茶叶采摘时间多久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18:55 点击74次

宜良宝洪茶今年采摘时间

宜良县地处滇中腹地,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形成了独特的特色。

首先,宜良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了一个农业发达的地区。宜良县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两面环山,中部地势平坦,极适农耕。同时,南盘江、贾龙河、麦田河、摆依河、阳宗海的水灌溉着宜良坝子,使得这里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滇中粮仓”。宜良县的农业特色不仅体现在丰富的农作物种植上,更体现在其独特的农产品上,如宜良烧鸭和宝洪茶等。

其次,宜良县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例如,九乡风景区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此外,岩泉风景区、岩泉寺、宜良汤池万福寺、宜良文庙等也是宜良县的重要旅游景点,展示了宜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再者,宜良县的美食文化也是其一大特色。宜良烤鸭、都督烧麦、猪脚米线、小锅米线、砂锅饭等特色美食,不仅口感独特,而且深受游客和当地人的喜爱。这些美食不仅代表了宜良的饮食文化,更展现了宜良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宜良县的文化活动也十分丰富。县文化馆、图书馆等机构经常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如“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暨“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手绘木板画体验活动等,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总的来说,宜良县的特色体现在其丰富的农业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美食文化以及丰富的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这些特色使得宜良县成为了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无论是对于寻求自然美景的游客,还是对于热爱历史文化的探索者,或者是对于美食文化的追求者,宜良县都能提供丰富的体验和满足。

紫阳采摘茶叶时间多长合适

安康的采摘园银湖镇的琵琶采摘园,杨梅采摘园。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银湖镇风景区的沿岸有人家的枇杷采摘园和杨梅采摘园,是安康市政府和西北农林大学合作,的种植园。

瓮安采摘茶叶时间

瓮安茶叶是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的特产。瓮安县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以差异化发展模式打造白茶、黄金叶等精品茶,让茶叶产业成为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

庐江茶叶采摘体验

庐江“白云春毫”先后荣获省优部优名茶、中国农博会金奖、上海世博会金奖、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省茶博会“茶王”和“唯一推荐品牌”等荣誉称号,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喜爱和好评。2016年又顺利通过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荣获中茶杯一等奖两项殊荣。2020年获得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霍山茶叶怎么采摘

1、采摘:霍山黄芽鲜叶原料要求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据一九八四年大化坪农技站调查测定:各级鲜叶原料机械组成标准如下:特级,一芽一叶初展;一级,一芽一叶70%,一芽二叶初展30%;二级,一芽一叶60%-70%,一芽二叶初展30%-40%;三级,一芽一叶占50%-60%,二叶初展40%-50%。采摘时要求,芽叶匀齐一致,只要严格掌握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的采摘标准,不求叶数一致而求长短一致。鲜叶薄摊在团簸内,或干净的水泥地面,厚约3-5公分,晴天无露水芽叶摊放2-3小时,阴天鲜叶摊放4-5小时,散发青草气和表面水分,芽叶发出清香,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即可付制。

2、杀青:分生锅、熟锅。生锅要求高温、快炒,锅温掌握120-130℃,以鲜叶下锅后有炒芝麻的响声为度。叶片无炸边爆点。具体炒法除乌米尖一带仍沿用传统把炒外,大部分地区都改用手炒。手炒每锅投放叶量50-100克,鲜叶下锅后用双手或单手抹料,抹得净,抖提开,充分散发水分,至叶软色暗时转入熟锅。熟锅主要做形,做形手势是抓甩、抖翻结合叶下锅后先炒,使叶受热均匀后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抓住茶叶向锅内侧然后甩开直至当手感稍烫时即改用抓抖散发水分,如此反复抓、甩、抖相结合,直至芽叶收拢呈雀舌时出锅。下锅时摊凉15-20分钟,待叶冷回软即可上烘。

3、毛火:温度110-120℃,投叶量3-4锅杀青叶,采取高温、勤翻、快烘,2分钟左右翻烘一次,约烘5分钟至茶稍有刺手感,香气溢出约七成干时下烘。

4、摊放:毛火下烘时趁热摊放在团簸内,摊凉2-3小时,至叶软后上烘。

5、足火:烘顶温度90,投叶量为0.5-0.75公斤,每3-4分钟翻烘一次,翻烘动作要轻慢,历时15分钟,手握有刺手感,茶叶捻之即断碎,九成干时下烘摊凉即成黄芽毛茶待售。

6、拣剔复火:一般由收购站进行,毛茶收后分级归堆,剔除飘叶杂质,拼配花色,使色泽一致。复火温度90℃左右,每烘投叶量1.5-2公斤,每4-5分钟翻一次,并随茶叶干燥程度的提高逐次缩减,翻烘要轻、快、勤,时间15-20分钟。至手捻茶叶成末,茶香浓郁白毫显露下烘趁热装筒密封。

本文《汤池茶叶采摘时间多久》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aizhai-78919.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