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采摘 > 古蔺县茶叶采摘园在哪里

古蔺县茶叶采摘园在哪里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18:00 点击58次

黎平县茶叶基地在哪里

2024年3月11日,“贵州绿茶”黎平县茶园举行开采仪式,这标志着该县2024年23.8万亩春茶正式进入开采期。

黎平县自1976年按照“密植免耕”技术开始大面积种植茶叶,到现在已是近50年的时间。种植面积从1976年的8800余亩发展到2023年的26.93万亩,目前,该县有茶叶省州级龙头企业34家,规上企业3家,茶叶专业合作社67家,茶叶加工企业128家,标准化清洁加工厂46家,通过SC认证26家,茶叶企业成为该县加工企业中最多的一个特色产业。

夹江茶叶采摘园

乐山夹江产的是竹叶青

四川成都盛产的茶叶有茉莉花茶、蒲江雀舌、邛崃黑茶、崃岭白茶、文君绿茶、青城雪芽等,涵盖了黑茶、绿茶、黄茶、花茶四大种类,其次,成都茶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土质肥沃,雨水充足,从而为茶树生长奠定了良好条件,因此该产区的茶叶具有香高、味醇、耐泡等特点

荣县茶叶采摘地

荣县一洞桥村是茶叶生产的传统村落,其中以其出产的“一洞桥红茶”尤为闻名。该红茶选用当地优质小叶种茶作为原材料,经过精心采摘、发酵、烘焙而成。一洞桥红茶的特点是色泽红艳,滋味醇厚,气息香高,且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如降脂、降压、抗氧化等。同时,一洞桥村也是“中国绿色食品之乡”,所以一洞桥红茶是绿色、健康的优质茶叶,深受广大茶客的喜爱。

古县石壁采摘园

铜绿山古矿遗址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位于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发掘出自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8世纪)至西汉(公元前5世纪至2世纪)的采矿井、巷360多条(个),古代冶铜炉7座。它发现于1973年,是迄今为止我国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观后赞叹不已,并被誉为“这是中国继秦始皇兵马俑后一奇迹”,“可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由国务院申报有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遗产。小雷山风景区小雷山风景区位于大冶市城区以西十五公里的陈贵镇境内,是鄂东南重要的风景名胜之一,共分四大景区:方广寺景区、大小口景区、小雷寺景区、石笋尖景区。各景区有宝塔、亭台、楼阁、庙宇点缀其中。雷山,是一道别致的怪石城,一副秀丽的风景画,一道流畅的山水诗。风景形胜星罗棋布,古树、洞、异泉、奇石自然形成,民俗风情神秘多彩,青铜文化丰厚。自古以来,慕名观光的游客不断。古今呤咏雷山石景的锦制华章数以千计。黄坪山生态旅游区黄坪山生态旅游区是湖北省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冶南部山区,与阳新县西北部交界,距大冶市区约20公里,涵盖大冶市殷祖镇的董家口林区,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7.6℃,最高气温仅35摄氏度,比山下气温低3-5℃。黄坪山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宝库,区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达1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7.6%。有高等植物3800余种,野生动物100多种,常见的有豪猪、野兔、野鸡等,另有珍稀动物如金钱豹、穿山甲、猫头鹰、狼等。大泉沟风景区大泉沟位于陈贵镇南山北麓,面积约18平方公里,最高峰猫儿伏海拔774.9米。大泉沟以泉美闻名于世,这里奇峰突兀,山峦叠翠,是一处环境优美的生态休闲胜地。大泉沟沟长约10华里,一年四季溪流潺潺,曲曲折折,时而平缓时而陡峭,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泉流瀑布。如青山吐玉,似仙女织锦。“滚油锅”、“泥鳅背”、“龙潭映月”、黄牛献泉等惟妙惟肖。行走其间,泉水声、鸟鸣声和林涛声揉和在一个,大自然的杰作令人赞叹不已。大泉沟的景点名胜更是数不胜数。碧水如镜的石灵屋水库,历史悠久的莲花庵,还有神秘的柯陈山、乌龟墩、狐仙沿、岩鹰洞、大干洞、小干洞、龙洞等等。其中,柯陈山悬崖边“放眼亭”的摩岩石刻保存完好。如“遗人石中千秋自在,神游象外万虑皆空”、“抬起头来别有天地,放开眼去收尽湖山”、“还不回头”等遒劲有力,历历在目。大泉沟,山奇、水秀、泉美、谷幽,被人们称为大冶的“九寨沟”。殷祖镇董家口风景区殷祖镇董家口风景区位于大冶市东南部,延伸于罗霄山脉北端,面积为62平方公里。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竹木茂盛,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特别是酷热的夏季,当武汉、重庆、南京等城市如同“火炉”时,此处依然凉爽宜人,日间平均温度低于山外8—10℃左右,晚上温差更大,故而有“小庐山”之美誉。这里峰峦迭嶂,峭壁林立,古木参天,四季苍绿,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宛如庐山之秀美、黄山之奇险、泰山之雄伟,集江南崇山的秀丽和北国岭岳的雄伟于一身,是一处亟待开发的旅游避暑胜地。雄踞鄂、阳、大三市(县)群之首的太婆尖就横亘在董家口风景区境内,东连大冶市国营林场黄坪山,西接脉亦山,南迄坳头村,北至雷打尖南麓,地处北纬59.67’、东经114.57’,与位处该山北侧的龙头角山遥遥相望。太婆尖主峰海拔980米,山上常年云雾缭绕,“太婆山雾茶”因此而得名,饮誉省内外。史载“其旁有龙角、蛤蟆伏、望月诸山、风云变幻,各极其奇”。更有诗云:“驾雾乘车上太和(婆),翻腾绝顶笑牵萝,软风吹醉低天月,欲策飞龙跨大蟆。”该风景区具的自然王国的秀丽风光,“高山平湖”董家口水库如一条明碧的丝带环嵌在山涧之中。库内共有88条山泉小溪、99座山峰,给林区增添了无限生机和几分神奇,那苍苍莽莽的竹木林海,那高俊挺拔的苍松翠柏,那金辉万顷的云海日出,那清幽通径的山涧潭溪,令人顿生超脱尘世、返朴归真的感觉。龙泉洞:位于殷祖镇花犹村东北石磴山南麓。传说洞内藏龙,经常腾云而得名。洞口朝西,宽5—10米,高7—20米,已探明达300余米,洞口右侧岩石刻八个楷书大字,“花开洞口,水到人间”,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龙泉洞内有钟乳石,四时滴水,冬暖夏凉。洞内悬崖处有季节性瀑布,落差85米,非常壮观。据有关人士勘测,此洞长4000余,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太和云雾:位于大冶市殷祖镇董家口林区,主峰太婆尖海拔980米,为黄石地区群山之冠。北望龙角山,南瞰蛤蟆伏,四季云雾变幻。云起时,遍山弥漫,登绝顶,观日出,蔚然壮观。 龙角朝暾:位于太婆以北,主峰海拔786.9原名龙耳山,唐于宝四年玄宗皇帝改名为龙角山,以其“日出光先照其巅,将雨则有云起”的特点而得名。山上有岳飞洞、仙人桥等胜迹。双泉古刹:位于殷祖镇面山西北麓畈段村境内的郑山林,距南峰花犹树2.5公里。以庙后的两股泉水而得名。相该庙始建于唐代,有上、中、下三殿,建筑面积约1000余平方米,后毁于于日寇战火,1946年夏修正殿,上下两幢约300平方米。传说唐代某高僧在此建寺时,后山有两眼山泉,一泉出盐,一泉出油,长年供僧人食用。传至第三代和尚,萌发贪心,将食用不完的油盐私自出卖,从此,双泉再不流出油盐而只流涓涓泉水了。寺庙左侧有两株千年罗汉松,直径约1米,高丈二有余,历经千年磨劫仍苍翠挺拔,实属罕见,现被黄石市列为珍稀树种保护。天鹅饮水:位于南山头主峰东侧山洞中,一人可进,天然庙堂,石壁上有一观音佛像,洞中有一天窗,日月光照正好射在观音脸上。传说观音在此修身取日月之精华,才成为南海观世音菩萨。五龙地宫:位于又泉古刹附近山上,有五个龙洞分布其山,有金宫、银宫、藏宝宫、卧龙宫,主洞为藏龙地宫,竖井而下,双队而行,中间又分东宫西宫,彩彩悬挂,景色琳琅满目。南山头革命根据地南山头革命根据地:南山头位于大冶市南部,东南接阳新县,西抵咸宁市,峻岭崇山连绵50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大冶地区革命根据地,也是鄂东南地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先辈彭德怀、徐向前、滕代远、何长工、李灿等,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大冶市有名的革命将领余立金、马龙、饶惠谭等,从这里走上了革命征途。威震大江南北,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红十二军就诞生于南山头毛宕饶。为保卫苏维埃政权,红三师、红五军、红八军、红十二军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浴血奋战,沉重地打击了当地的反动势力。解决以后,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代,先后修建了将军亭、纪念碑、南山碑林,恢复了中共大冶中心县委金公祠旧址,“两市”市委、市政府并把南山头革命根据地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泾县汀溪茶叶采摘

清明至谷雨期间

汀溪兰香茶叶主产于泾县汀溪大南坑的高山群中,每年清明、谷雨期间进行采摘,

汀溪兰香茶叶在加工制的过程中,经过筛选、摊放、杀青、捻揉、整条、烘干等工序,没有经过任何的发酵程序,而杀青和不发酵正是制作绿茶的重要特征。汀溪兰香茶,色泽翠绿,汤色碧绿明亮。冲泡后的汀溪兰香叶底嫩绿、柔软。无论是从汀溪兰香的干茶、茶汤、叶底,还是加工制作过程来说,汀溪兰香都属于地地道道的绿茶。

四川古蔺县建新茶叶

古蔺是中国四川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它地处川南黔北交界地带,辖区南临贵州省,北接米易县,东接盐亭县,西邻泸州市。古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拥有京渝高速公路和成渝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穿境而过。这里地貌以丘陵地带为主,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农业资源丰富。古蔺还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县城,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是一处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

本文《古蔺县茶叶采摘园在哪里》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aizhai-69008.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