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侗族采茶叶
1、侗乡风味酸鸭
侗乡风味酸鸭选用侗乡的自养的土鸭子,经过一系列的侗乡特用腌制方法经过半年以上时间的腌制,从而制成侗乡特有的风味的肉食品,是当地著名美食,一直是侗乡人民用于招待贵宾的桌上佳肴。

2、三江侗族油茶
茶是广西的特色小吃,最出名的油茶是三江侗族和桂林恭城,但没有说那个地方特别好吃,因为做法不一样,各有千秋。三江的侗族老乡都是住在山脚下多,比较潮湿,油茶有祛湿的作用,因此老百姓都有打油茶的习俗,也是当地特色美食。

3、三江土腊肉
三江土腊肉,肉源来自山村农家,饲草与精粮喂养,不含任何添加剂和催长素,属于绿色食品。加工制作工艺精细,制作好的土腊肉,色泽嫩黄,肉质细嫩,香味爽口,肥而不腻,以其味美色鲜,风味纯正而享誉四方!

4、三江牛肉干
三江县山多地少,牧草丰富,适宜发展肉牛,加上侗、苗族素有爱牛敬牛的优良传统,以牛存栏多少来证明自己富有与贫穷,因而,三江县肉牛发展快,因此做出来的牛肉干色美味鲜,远近闻名,畅销区内外。

5、三江禾花鲤鱼
禾花鲤就是在稻田里混养,不放任何合成饲料喂养的鲤鱼,鱼肉鲜嫩香甜而得名。主要产地以良口乡晒江村和洋溪乡信侗村为中心的榕江河一带,这里的保水田长年放养鲤鱼,有冬鱼春收、春鱼夏收、夏鱼秋收的传统,有野外烧鱼庆丰收的习俗。

6、三江竹笋
三江竹笋产在素有“广西竹乡”之称的三江县,境内山峦连绵,溪河密布,由于山青水秀,无污染,水土条件可谓特佳,所产的各类竹笋脆嫩、味美、多汁而享誉区内外。
侗族特色茶叶是什么茶类
黔东南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因此带有少数民族风情的银饰、服饰、乐器、工艺品当然是首选的对象了,在当地都有专卖店。其次就土特产品,黔东南的土特产品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茶叶、香菇、竹笋、竹荪、庵肉庵鱼、香猪等土特产品,还有一些季节性的水果也比较多,比如榕江西瓜、枇杷、雷山的杨梅、李子等等。
挑花
挑花挑花苗族妇女最擅长的传统工艺。使用在头巾、头帽、衣服上。图形多为小十字、米字、团花、小点花和斜线组套而成,常以桃红色为基调,白色、绿色点缀其间,或以黑色作底,用对比强烈的红白线勾出轮廓,再以深红、桃红、黄绿线刺图填充其间。画图紧凑饱满,有很高的装饰效果。
芦笙
芦笙黔东南盛产芦竹,是制芦笙的原料。最小的芦笙10-15元,一些村寨可以问老乡买到,工艺品商店也有出售。
银饰
银饰黔东南的少数民族银饰,大多为本地男工匠所制,世代相传。图案有人物、鸟兽、花卉等,图形古朴,却又富于想象力,构图对称严谨,制作精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侗族织锦
侗族织锦织锦是贵州侗族民间工艺的一大瑰宝,久负盛名。织锦用彩色丝线数纱穿梭挑织而成,通过经纬的纹路来构成图案,不能有丝毫错乱。一般制成锦带用作衣饰佩用。锦带上织有各种几何图案,也有龙凤虫鱼、吉祥字句等,色调浓烈,光彩夺目。也有的仅用黑白两种纱线编织,精密细致、素净雅淡。
蜡染
蜡染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侗族采茶图片
三江县仙人山景区位于湘黔桂三省交界地带,三江县的北部——八江镇布央村。该处山峦起伏,温润多雾,绿林苍翠,溪涧纵横。仙人山景区的茶园分布在海拔600米-1000米之处,方圆几百里之内没有任何工业污染。这里的茶叶采集雾水之精华,聚大地之灵气,有着“高山出好茶”的自然生态环境。茶园周边坐落着特色文化底蕴的侗族村寨,空气洁净,袅袅炊烟,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步行于曲径小路,观赏着群山雾绕中的日落,悠闲自得。这里的侗族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得到了萨岁婆婆的庇护,欢歌载舞。就是这样优美的环境造就朴实的人们,造就了仙人山茶园。2018年5月,经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三江县仙人山景区正式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以山、水、茶、桥、亭、雾、石、竹、木、岩、古民居为组合的自然景观,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意境,犹如一幅韵味无穷的山水画,形成独特而美丽的生态茶园风光,给人们一种回归自然和超凡脱俗的感觉。
侗族话你在干什么怎么说
侗族的方言是侗语
侗语(Dong Language)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布在中国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的20多个县。使用人口约140万。分南、北两个方言,以贵州锦屏县南部侗、苗、汉族杂居区为分界线。南、北方言又主要以语音差异为依据,各分3个土语。1958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
侗族打油茶都有什么内容
1、选茶:首先是选茶:通常有两种茶可供选用,一是经专门烘炒的末茶;二是刚从茶树上采下的幼嫩新梢,这可根据各人口味而定。
2、选料:其次是选料:打油茶用料通常有花生米、玉米花、黄豆、芝麻、糯粑、笋干等,应预先制作好待用。
3、煮茶:先生火,待锅底发热,放适量食油入锅,待油面冒青烟时,立即投入适量茶叶入锅翻炒,当茶叶发出清香时,加上少许芝麻、食盐,再炒几下,即放水加盖,煮沸3-5分钟,即可将油茶连汤带料起锅盛碗待喝。一般家庭自喝,这又香、又爽、又鲜的油茶已算打好了。
4、如果是打的油茶作庆典或宴请用的,那么,还得进行第四道程序,即配茶。配茶就是将事先准备好的食料,先行炒熟,取出放入茶碗中备好。然后将油炒经煮而成的茶汤,捞出茶渣,趁热倒入备有食料的茶碗中供客人吃茶。
5、打油茶亦称“吃豆茶”。瑶族、侗族传统待客食品。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等地。用油炸糯米花、炒花生或浸泡的黄豆、玉米、炒米和新茶配制成。有的还加葱花、菠菜、猎肝、粉肠。侗族在不同的场合吃不同的豆茶。
侗族都有什么茶
油茶。油茶是侗族的一个特色饮茶方式,先将油倒入锅中加热,再倒入茶叶进行翻炒均匀之后加水,沸腾后过滤茶叶得到油茶水。
侗族人喜欢喝的一种茶,叫做打油茶,其实就是油茶,不过当地人都称之为打油茶。其中的“打”就是制作的意思。这种叫法说明油茶的制作很讲究。既然成为“茶”,那么制作油茶的原料,当然少不了茶叶。
侗族的打油茶的习惯茶文化
侗族人喜欢喝的一种茶,叫做打油茶,其实就是油茶,不过当地人都称之为打油茶。其中的“打”就是制作的意思。这种叫法说明油茶的制作很讲究。
既然成为“茶”,那么制作油茶的原料,当然少不了茶叶。如果不加入其他的原料,也不能叫做油茶,因此还要加上大米、黄豆、花生米、芝麻、笋干、葱花、糯米饭、猪下水等多种原料。它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事先将大米、黄豆、花生米等用油爆成米花,将糯米饭晾干,将猪下水煮熟备用。制作打油茶时,将茶叶用油爆炒出茶叶的清香时,加上芝麻、笋干、葱花和少许的盐,再略加翻炒,就注入白水。待得水沸之后,就立即倒人已经备有米花、炒花生、猪肝等原料的茶碗里。这样打油茶就制作好了。
如果是用打油茶待客,就要将茶叶滤出去,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侗族人很喜欢喝这种打油茶,每天都离不开,不分早晚都是饮这种打油茶。他们喝打油茶时要用筷子,因为茶中的许多原料需要用筷子夹着吃掉,所以也可以叫做吃油茶。到别人家做客时,若是喝过油茶后,不再想继续喝,就将筷子放到茶碗上,这样主人也就不再让茶了。
与侗族毗邻生活的瑶族、布依族也有喝打油茶的习惯,瑶族的习惯大体与侗族相同,而布依族却是在打油茶里不放入猪下水。
本文《侗族话去采摘茶叶叫什么》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aizhai-56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