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出成率怎么算
茶叶成条率是指制茶过程中,从原材料到制成成品茶叶时,茶叶的叶片被揉捻、压榨后形成的细条状程度。
这一参数是评定茶叶质量的关键因素,并且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口感和香气品质。
理论上,茶叶成条率越高,则表示茶叶更加精细,品质更好,收购价也相应会更高。
而茶叶成条率也与不同茶叶种类、材料和加工工艺等相关,其中绿茶和红茶的成条率较高,普洱茶的成条率较低。
决定茶叶成条率的技术关键在于揉捻和压榨的力度控制,以及调节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茶园采摘率计算方法
50-100斤。根据采摘时间及茶树品种而有所不同。
按照“一芽两叶”的夏秋茶采摘标准,一人一天可采摘15斤左右,一亩茶园一次可采摘50斤鲜叶,茶叶生长周期15天,一个月一亩可采摘100斤鲜叶。
春茶的量会大一些,采摘期间,丰产期的茶园每亩一次能采摘鲜叶100斤,一个月能采摘200多斤。
茶叶亩产量多少怎么计算
目前,茶园的产量与树龄有关,通常三、四年生的茶树,一年的毛茶产量是100-120斤;成龄茶树一年可采毛茶150-200斤。
一亩地的产量,要看你种植的方式,管理的水平,采摘的标准,做什么茶而定。
以江浙为例:如果做龙井这样的名茶,一年只采一季春茶,一亩地也就产干茶十几二十斤的样子。
要是以做蒸青绿茶这样的标准,一年可以产干茶300斤。
通常的管理水平,与一般的种植方式。从3月中下旬开始采到9月份。在江浙一亩地可以产干茶300-400斤。
一亩地的产量,要看你种植的方式,管理的水平,采摘的标准,做什么茶而定。
以江浙为例:如果做龙井这样的名茶,一年只采一季春茶,一亩地也就产干茶十几二十斤的样子。
要是以做蒸青绿茶这样的标准,一年可以产干茶300斤。通常的管理水平,与一般的种植方式。从3月中下旬开始采到9月份。在江浙一亩地可以产干茶300-400斤。
1、如果做龙井这样的名茶,一年只采一季春茶,一亩地也就产干茶十几二十斤的样子。
2、要是以做蒸青绿茶这样的标准,一年可以产干茶300斤。
3、 茶树的亩产水平,要看种植的方式,管理的水平,采摘的标准,做什么茶而定。
茶叶损耗率计算公式
以下是我的回答,咖啡和茶饮的成本结构主要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设备投资、人力成本和管理费用等方面。
首先,原料采购是咖啡和茶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咖啡需要使用优质的咖啡豆,而茶饮则需要各种茶叶、水果、奶类等原材料。这些原料的价格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因此成本也会有所变化。
其次,生产加工环节也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咖啡需要经过研磨、冲泡和过滤等步骤,而茶饮则需要制作茶底、调配口感等。这些加工过程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因此设备投资和人力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
此外,管理费用也是咖啡和茶饮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包括店面租金、水电费、设备维护等各种日常开销。对于连锁品牌来说,还需要支付加盟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总体来说,咖啡和茶饮的成本结构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不同的品牌和产品也会有不同的成本结构,因此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成本控制和管理。
茶叶杀青失水率计算
1:【采摘】凤凰单丛茶的制作程序,是从鲜叶采摘开始的。当新梢出现驻芽,一般采2~5叶。不能过嫩采摘,因鲜叶太嫩,其所含苦涩味物质多;也不能过老采摘,鲜叶粗老,叶细胞老化,纤维素多,制成干茶外形及滋味都差。所以,掌握芽叶生长在一定的成熟度 (嫩对夹叶),适时采摘。
采摘时要轻采,不能折伤了鲜叶。
采摘下来的鲜叶及时放入茶笼,避免手温灼伤鲜叶。
鲜叶收集起来就可以下山进入下一环节。
采摘量大时,会使用专用大布袋装袋扛下山。
2:【晒青】将采来的青叶,利用日光萎凋叫晒青。晒青的目的,是通过阳光照射,便茶青中一部分水分和青草气散发,增强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促进茶青内含物及香气的变化,为后续做青的发酵过程创造条件。这是凤凰单丛优异品质形成的第一个环节。
大体按照 “一薄、二轻、二重、猛白柔黑”的原则操作。
一薄,即晒青时,要做到叶片薄摊不重叠,使青叶受阳光照射后,达到水分蒸发一致和叶温一致。
二轻,即茎短叶,薄叶片含水分少的应轻晒;在干旱天气,空气湿度小,采摘的青叶要轻晒。
二重,即茎叶肥嫩,含水分多的叶片要重晒;在雨后采摘,空气湿度大的要重晒。
猛白柔黑,即阳光足时使用水筛或白色遮阳网,避免阳光灼伤茶青;阳光柔和或阴天时使用黑色遮阳网,以增加光能的吸收。
晒青需根据品种、气候、鲜叶情况等因素来确定晒青方式和时间。失水率控制在10%-20%,以叶面柔软自然下垂为好。晒青结束后将进入下一环节。
晒青前
晒青后
3:【晾青】将晒青后的茶青移进室内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晾青,使叶子散发热气,降低叶温和平衡调节叶内的水分,以恢复叶子的紧张状态,称为晾青。
等全部茶青摊凉完成,恢复叶面紧张状态后,将进入下一环节。
4:【做青】是香气形成关键的工序,关系到成茶香气的鲜爽高低,滋味的浓郁淡薄。做青是由碰青、摇青和静置3个过程往返交替数次进行。
遵循先轻后重的手法,一般分4到5次完成,每次碰摇青后需要静置2小时。
手工碰青
手工摇青及静止
最后一次采用摇青机做杀菜
杀完青的茶青用水筛晾开低温静置8-10小时,以待下一环节。
做青后的茶青呈现绿叶红染边。
5:【炒青】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酶的活性,抑制做青叶的酶促氧化,固定发酵成果;与此同时,使青叶水分汽化蒸发,叶质转柔,便于下一环节的进行。炒青环节便是凤凰单丛茶内质初步定型的过程。
炉膛温度控制200度-250度,时间控制4分钟左右。
刚出炉的茶青,进行翻动,散发热气,待茶叶不烫手时进入下一环节。
6:【揉捻】使茶叶成条型,外型美观;使叶细胞破碎,茶叶内含物渗出黏附于叶面,经过生化作用,使茶叶色泽油润,滋味浓醇、汤色艳亮、耐冲泡。
7:【上筛】单丛茶青经过炒青,揉捻后呈细条状。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把揉捻好的茶叶进行解块上筛。
披薄上筛后待进入下一环节。
8:【烘焙】凤凰单丛茶烘焙方法分为初烘、摊凉、复烘3个阶段。其目的是蒸发叶内多余水分,促使内质起热化、构香作用,增迸和固定品质。
选用干燥柴木
初烘(走水焙),温度在110℃左右,大概10分钟左右出炉。
初烘后茶青
摊凉后人工解块上筛
复烘(足火)
至此,初制毛茶已完成。摊凉装袋入库已待下一环节精制。
茶叶出茶率的计算公式
茶水浸出物的计算公式是根据茶叶的用量、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茶水浸出物的含量:
茶水浸出物(g)= 茶叶用量(g) × 提取率
其中,茶叶用量表示使用的茶叶重量,提取率表示茶叶中溶解到水中的化学物质的百分比。
提取率是一个依赖于多个因素的数值,包括浸泡时间、温度以及茶叶品种等。不同品种的茶叶具有不同的提取率。
通常,在实际应用中,提取率被认为是一个经验值,并且会因茶叶类型和个人喜好而有所差异。根据经验,绿茶的平均提取率约为30-40%,红茶约为95%。
举例来说,假设你使用了5克绿茶叶并将其浸泡在100毫升水中,如果假定提取率为35%,则计算公式如下:
茶水浸出物(g)= 5克 × 0.35 = 1.75克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计算方法,并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茶水浸出物的含量。茶叶的质量、新鲜度和处理方式等因素也会影响到茶水的味道和浸出物含量。
本文《茶叶采摘率怎么计算》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aizhai-38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