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采摘 > 采摘的茶叶如何加工出来

采摘的茶叶如何加工出来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8 16:33 点击64次

自己采的茶叶如何加工出来卖

需要茶叶卖的好,首先要会制茶,也就是加工,下面我就把各种茶叶品种的加工制作方法介绍一下:

1、绿茶制作方法:分三大工序:杀青、揉捻、干燥。在干燥上有一些变化,即用滚筒、烘干机、和炒锅组合成不同的干燥程序。

2、红茶制作方法:分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萎凋的目的是为了蒸发适当水分,揉捻是为了破坏叶细胞,形成化学反应。

3、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分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五大工序。做青是乌龙茶加工中最重要的工序,需摇青、摊青多次,用厚实的白布把茶包起,使劲揉。

4、黑茶的制作方法:分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关键在渥堆。

5、黄茶的制作方法:分杀青、揉捻、闷黄、干燥。闷黄是其特点。

6、白茶的制作方法:很特殊的做法,不揉不炒,只晾晒和烘干。

采摘的茶叶如何加工成可直接饮用

1、采叶使用银杏叶泡茶喝时,需在生长期中的任何一天上午10点,采摘银杏树上主干和侧枝上的叶片最好,采摘之后要及时进行处理,放在阴凉通风均匀摊晾,避免叶片发生以及腐烂变质。

2、杀青采摘的银杏叶投放在温度达到200℃之间的锅中,使用双手或者是呈Y形进行翻炒,1kg的叶片需要炒制0.5~1分钟左右以此类推,炒制之后要把叶片揉成团状,然后就可以起锅了。

3、揉捻起锅之后的叶片需要进行均匀摊晾,在叶片温度降到室温后,使用木板把叶片滚成细条的形状,要让叶片达到能够自然松散的状态为止,这样有利于银杏叶中的银杏酸毒素散发。

4、复炒之后还需把叶片放在温度达到170~190℃中进行复炒,并且还需要在翻炒时使用木板压叶片,达到受热均匀,避免个别叶片的毒素没有完全散发,饮用之后对身体有害。

5、引用进行翻炒和复炒之后的叶片,放在通风的环境中晾干后,把叶片中的杂质和碎叶进行清理之后,使用80~100℃的热水冲泡饮用即可,多余的叶片可以装在容器中,避免潮湿引起叶片体内中水份过大,影响下次饮用口感。

自己采的茶叶怎么加工出来的

1采摘

鲜叶从每年3月绞股蓝萌发叶开始至秋季停止生长均可采叶,但以8月份为佳,此时绞股蓝皂甙含量最高。采叶力求大小均匀,形状齐整,老嫩一致,同时注意保鲜保质,做到随采随加工制作。

2制作方法

绞股蓝茶制作需经杀青、揉捻、烘焙、毛茶处理、包装等工序。杀青:锅温控制在120℃右,投鲜叶0.5~1千克入锅,不停翻动,杀青5分钟左右捞起,接着进行揉捻。

揉捻:起初加压力度不宜太大,以免将叶揉碎,保持条索完整,把叶中70%的水分揉出即可。烘焙:先毛火摊放20分钟左右再足火焙干。毛火需“高温、薄摊、快烘”,足火要“低温、厚摊、慢焙”。毛火每烘投叶(揉叶量)0.5~1千克,温度80~85℃,每3~5分钟翻1次,15~20

分钟,茶叶有刺手感即可。足火每烘投叶(毛火茶)1~1.5千克,温度达70~75℃后再逐渐到50℃,每隔10~15分钟翻1次,约烘40分钟左右即可达足干。制好的毛茶要经拣、簸、筛,剔除片末劣杂,提高净度。干茶密封保管,以防变质。(李姿筱提供)

新采摘的茶叶自己怎么加工

炒青是制茶工序的第三步,下面介绍一下制茶的顺序和方法。

采摘

采摘是用食指与姆指挟住叶间幼梗的中部,藉两指的弹力将茶叶摘断,采摘时间以中午十二时至下午三时前较佳,不同的茶采摘部位也不同,有的采一个顶芽和芽旁的第一片叶子叫一心一叶,有的多采一叶叫一心二叶,也有一心三叶。则另有单人式、双人式采茶机,可利用机械采茶,既省力且快速。

日光萎凋

采摘下来之茶菁须于日光下摊晒,或利用热风使茶菁水分适度蒸散,减少细胞水分含量,降低其活性并除去细胞膜之半透性,而细胞中各化学成分亦得以藉酵素氧化作用引起发酵作用的进行,搅拌后摊平于笳苈上。

炒青

茶青萎凋至适当程度即以高温炒青破坏叶中酵素活性停止发酵的继续进行,并可除去鲜叶中的臭青味,而鲜叶亦因水分的蒸散而便于揉捻。

揉捻

将炒青后之茶叶置入揉捻机内,使其滚动并形成卷曲状,由于受到揉压,因此遂有部分汁液被挤出而粘附于表面,如此在冲泡时便可很容易地溶解于茶汤之中。不同的茶其揉捻程度也不一样。

团揉

团揉是以布巾包裹茶叶使其成为一圆球状,再以手工或布球揉捻机来回搓压,并不时将茶叶摊开打散以散热,团揉过后的茶叶茶身将更为紧结而形成半球形或球形茶。

渥堆

一般茶青制作到揉捻已算告一段落,剩下的只是干燥,但「后发酵茶」在杀青、揉捻后有一堆放的过程称为「渥堆」,也就是将揉捻过的茶青堆积存放,由于茶青水分颇高,堆放后会发热,且引发了微生物的生长,就因为热度与微生物关系,使茶青产生了另一种的发酵,茶质被「降解」而变得醇和,颜色被氧化而变得深红,这就是所谓的「普洱茶」。

干燥

干燥是利用干燥机以热风烘干揉捻后之茶叶,使其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四,利于贮藏运销,通常为了能使内外干燥一致,常采用二次干燥法,先使其达到七、八成干燥,然后取出回潮,再进行第二次的干燥。

紧压

紧压就是把制成的茶蒸软后加压成块状,这样茶就被称为「紧压茶」,除便于运输、贮藏外,蒸、压、放的过程中也会为茶塑造出另一种老成、粗犷的风味。

使茶再多热受潮。

利用茶叶本身的胶质使叶子紧密连结在一起,稳定了往后陈放期间受潮、陈化的速度。

继续紧压前一些成分的降解与陈化,使茶质变得更醇厚。紧压茶的陈放年份是决定市价很重要的因素,当然陈放的品质也很重要。

紧压的形状有圆饼状、有方砖形、有碗状、有球状、有柱状...等,紧结程度也所不同,有些紧压茶只要用手一剥就可以剥开,有些紧压茶就非得用工具不可。紧结的程度也会影响陈放的效果,紧结程度高者,陈放的效应慢,茶性显得结实,紧结程度低者,陈放的效应快,茶性显得豪放。

新摘的茶叶加工流程

不是所有的新鲜茶叶采摘后要经过淘洗再炒制,根据茶叶的种类不同,所制作的方法也不同,分别是:

1、绿茶:绿茶的工艺流程为杀青→揉捻→干燥。

2、红茶:红茶的工艺流程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3、乌龙:乌龙的工艺流程为茶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

4、黄茶:黄茶的工艺流程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5、黑茶:黑茶的工艺流程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6、白茶:白茶的工艺流程为萎凋→干燥

采的茶叶怎么加工的

茶叶一般分六大类,加工工艺不同决定了茶叶属于哪一类,所有六买菜叶加工都不需要清洗的。加工步骤如下分述:中国茶叶按商业划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类.

1.绿茶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

2.黄茶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m)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

3.白茶轻度发酵的茶,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

4.青茶(乌龙茶)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m)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青茶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5.红茶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m)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是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 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

6.黑茶后发酵的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 压制成砖。

本文《采摘的茶叶如何加工出来》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aizhai-32250.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