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学文化 > 茶诗茶画 > 从古代茶诗看当时社会现状

从古代茶诗看当时社会现状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5-02-28 18:29 点击52次

诗以言情,以明志。我国文学源远流长,对於「茶」此一文人雅好饮品着述不少,其写作手法大抵可归为两种:由具体的形象写茶,包含茶田之美、茶农之劳、茶叶之秀、茶器之精等。

由抽象意念写茶,主为作者的自我道德期许,或兼怀昔日同饮茶之故人。

以下,本人将择数首唐宋咏茶名诗作赏析及讨论,试图由中国文学锺情於茶之断简残篇,想像茶与中国文人如何相互辉映,在我们的文化遗产里留下悠悠的芬芳,与悠悠的真情。

另,限於个人能力,对於文中摘录诗作之句读、考证皆付之阙如,若文字上与其他版本有相违之处,只有「存而不论」了。这固然遗憾,但我们对於认识中国文学中的茶的热忱,相信是能对它产生弥补作用的。

唐代卢仝以茶诗传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的爱茶诗人。他一生写作与茶相关的诗、赋、文等数量已不可考,但流传迄今者,以他早年的〈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和晚岁所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最为後世称道。兹录两诗於下: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桨,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徒自欺,好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琲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里,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腋习习轻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便从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本文《从古代茶诗看当时社会现状》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shichahua-286884.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